Nanfangdaily Online  
南方都市报

主  页 >>  南方都市报>> 天天财富
2001.05.19
 | 封面新闻| 广州新闻| 深圳新闻| 广东新闻| 中国新闻| 体育新闻| 足球新闻| 国际新闻|
 | 娱乐新闻| 证券新闻| 天天财富|


南方日报
南方周末
21世纪
经济报道

南方体育
南方农村
花鸟世界
城市画报




全文检索
近期回顾
企业文化
网上投稿


存储媒体“卡”“棒”对垒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新事业发展总部部 长迟泽准:正是索尼首次将记录媒体上升 到网络平台的高度。


  结合了60多家全球著名公司的索尼“记忆棒联盟”和团结了微软、丰田等 大腕的松下SD记忆卡“业界团体”势不两立
  “我们并不想和SD记忆卡作刻意比较,但MS记忆棒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在存储介质的领域里,MS不仅是一种存储记录媒体,它还是所有消费电子和 网络终端的公共平台,是索尼首次把这种记录媒体上升到网络平台的高度的。” 近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新事业发展部部长迟泽准在接受记者关于索尼MS记忆 棒在整个记录媒体中的地位时如是说。
  事实上,自1999年全球记录媒体领域的两个最重要的产品———SD卡 和MS记忆棒相继问世并呈蓬勃发展势头以来,作为这两大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松下和索尼,为了争夺这一领域的主导权,自始至终都在进行一场激烈的 较量。标准之争
  SD(Secure Digital)卡是由日本松下、东芝和美国Sa n Disk公司1999年以来共同开发的一种跨平台使用、大容量的数字信 息储存、交换媒体,普遍用于数字静态照相机、MP3随身听和个人数字助理( PDA)等手持式电子设备中。作为一种跨平台使用的通用媒体,SD卡自问世 以来便受到了全球消费电子厂商的推崇和追捧,市场销售急剧增长。据悉,20 00年松下SD卡产量约为月产10万枚,到2001年,已迅速扩展到月产3 0万枚的规模。
  而稍后于SD卡,由索尼推出的MS (Memory Stick记忆棒 ),虽然在功能上与SD卡并无本质区别,但由于索尼付予它全新的战略定位— ——宽带时代的网络平台解决方案,看上去似乎更显得前途无量。迟泽准在接受 采访时说:“只有索尼才真正将这类产品提升到网络平台的高度。”
  另外,由于索尼自己还生产大量的消费电子产品,如DV格式摄录放一体机 、数码照相机、VAIO个人电脑、彩色打印机、Walkman IC录音机 、LCD电视等,几乎全部可以使用该MS记忆棒。而PC卡转换器、3·5英 寸软盘转换器、并行出口转换器和USB读写器等全线附件使得MS可以实现与 PC机连接。这些优势条件使索尼在与SD卡及其它存储媒体在力图成为行业技 术标准的争夺上并不处于下风。
  对松下、东芝等其它生产消费电子产品的著名厂商来说,由于存储媒体本身 就是一个潜力十分巨大的市场,同时,有关此行业的技术标准的确立将带来巨额 的专利许可费和知识产权费。因而,可以说,有关存储媒体技术标准最终如何确 立,将直接关系到这些著名的消费电子生产企业在新的世纪将扮演何种角色。两 大联盟对垒
  对于存储媒体的几大制造厂商来说,能否争取更多厂商的支持,将是最终能 否被确立为行业标准的关键。因而,从一开始,全球消费电子的两大主要厂商索 尼和松下就为争取更多的支持者而四处游说,并由此形成以索尼为核心的MS记 忆棒和松下等公司为核心的SD卡两大联盟。
  据悉,在索尼MS记忆棒推出不久,由于索尼诸多种类消费电子的支持,业 绩急剧攀升,销量从1999年的300万个增加到2000年的1300万个 ,预计今年将增加到2200万个,这给予其它消费电子厂商足够的信心。据索 尼中国有限公司透露的消息,目前已有爱华、建伍、三洋电机、夏普、先锋、富 士通等70多家全球著名公司加入索尼MS记忆棒联盟。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和 上海广电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也分别于2000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加入了“记忆棒 联盟”。同时,有加入该联盟意向的企业达117家。
  另外,为了争取全球更多的企业加入索尼“记忆棒联盟”,2000年10 月,索尼开始实施了一份“开放平台计划”:全面开通面向采用有关Memor y Stick设备开发人员的Web网站“Memory Stick In fo For Developers”(记忆棒开发者信息),并公布了有关 制造相关设备以及采用版权保护技术的专利许可条件等信息。
  当然,以松下为代表的几家SD存储卡制造商同样也不甘示弱,就在索尼“ 记忆棒联盟”成立不久,2000年年初,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公司、东芝、美国 的San Disk三家SD存储卡发起企业宣布将与美国微软公司、环球音乐 集团、丰田汽车公司等71家公司联合组建业界团体抗衡索尼。而现在,这一业 界团体已达到200多家会员单位。这是一场战争
  虽然两大联盟对抗是一大敏感问题,但松下和东芝却也丝毫不回避与索尼的 对抗,公然宣称“这是一场战争,在录像机和DVD上我们取得了胜利。MS记 忆棒只是索尼一家的技术,而赞同SD卡的公司大大超过了MS的支持。”
  而索尼也同样不甘示弱,就在去年年初,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宣布将 在其生产的汽车上采用MS记忆棒的新闻发布会上,索尼立即反唇相讥,“赞同 企业的多少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它并不代表产品赢得了市场。”
  事实上,真理有时也许真的就掌握在少数人手里,2000年,索尼记忆棒 在整个存储媒体市场27%的市场占有率已引起了业界震动。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两大阵营中,也不乏有脚踏两只船的企业,比如夏普、 健伍、奥林巴斯等公司既是SD卡的联盟成员,同时又是索尼式存储器Memo ry Stick记忆棒的赞同者。第三种可能
  虽然两大阵营在行业标准的争夺上似乎有些势不两立,但业界分析,两大联 盟争夺的结果是两者并存,甚至出现其它第三、第四方标准的可能性也较大。
  首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大联盟都有相当的支持者,而且无论是MS记 忆棒,还是SD卡都有牢固的市场地位,因而由一方吃掉另一方,最后一统江湖 的可能性并不大。
  其二,对于MS和SD这两种主要记录媒体产品,虽然功能上十分接近,但 毕竟还是各自技术上的长处。索尼中国公司有关负责人承认,SD存储速度之快 ,是索尼MS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而对于MS功能的多样化也是其它存储卡 无法比拟的,这也得到了业界的公认。因而,即使是在产品的应用上,两者也无 法完全相互替代。
  其三,对于整个消费电子领域来说,由一两家企业垄断整个行业技术标准从 而获得超额利润,恐怕多数厂家都不会答应。
  事实上,记者近来了解到,索尼和松下有关负责人在存储媒体的争夺上,态 度已有所改变。迟泽准在多种场合向中国同行推介记忆棒时,也承认,记忆棒和 SD卡在相当长时间内还会在市场上并存,就像全球电视的多种制式并存一样。
  其实,在存储器卡领域,无论记忆棒还是SD卡都不足以一手遮天,独立于 这两者之外还有日立、三洋等联合开发的“Super MMC”也不乏支持者 。另外,东芝公司也曾拥有Memory Stick卡,而San Disk 公司则推出了Compact Flash卡和Multimedia卡,后来 这两个竞争力量为对付索尼而联起手来,据悉,这几种存储卡也有一定市场地位 。这几种存储卡虽实力较弱,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发展成为第三方标准的可能 。  记者 刘斌
SD卡展现的世界

MS记忆棒的产品应用






下一篇   页首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南方日报新闻信息中心制作